24日,黄石市武汉都市圈跨域通办情况新闻发布会召开。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,今年以来,我市全力推进武汉都市圈政务服务共建共享,统一圈内通办标准,打通跨域数据壁垒,优化跨域通办窗口,全市累计办理圈内政务服务事项2.8万件。
为推进政务服务“跨域通办”,提升政务服务能力,2023年,我市加大改革创新力度,不断推进武汉都市圈公共服务一体化;建立统筹推进机制,推进圈内通办工作落实;组建工作专班,明确工作重点,确立21项重点改革任务,建立信息报送、工作联络制度,协调解决重难点问题。
梳理通办事项清单,统一圈内通办标准规范。联合武汉、鄂州、黄冈等地,共同梳理2023年武汉都市圈政务服务圈内通办事项,形成《深化武汉都市圈政务服务圈内通办工作方案》,将通办事项目标提升至1000项。
打通跨域数据壁垒,加强圈内通办协同共享。与武汉、鄂州、黄冈、孝感、仙桃、咸宁、天门、潜江等市签署“跨域通办”合作协议,推动9城政务服务共享融合,初步实现“业务通、系统通、数据通、证照通”,企业和群众不用跑腿,就可实现1101项政务服务事项异地办理。此外,与武汉、黄冈、鄂州签订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终端系统开通协议,实现43个部门103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圈内通办,涵盖社保、医保、公积金、不动产等企业群众高频办理业务。开通238个事项在线办理,目前已有85个圈内事项实现“鄂汇办”APP掌上办。
优化跨域通办窗口,提升圈内通办服务质效。规范“圈内通办”运作机制,设置专窗、专人服务,为群众提供“圈内通办”一站式服务。今年以来,全市办理的2.8万件圈内政务服务事项,主要涉及企业注册登记、异地就医备案、公积金转移等事项。
据悉,2024年,我市政数部门将进一步优化和升级政务服务平台,强化信息共享和数据交互,实现特困人员认定、养老保险服务、不动产抵押登记等39项事项全程网办。不断推进武汉都市圈公共服务一体化,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、满意度。
为推进政务服务“跨域通办”,提升政务服务能力,2023年,我市加大改革创新力度,不断推进武汉都市圈公共服务一体化;建立统筹推进机制,推进圈内通办工作落实;组建工作专班,明确工作重点,确立21项重点改革任务,建立信息报送、工作联络制度,协调解决重难点问题。
梳理通办事项清单,统一圈内通办标准规范。联合武汉、鄂州、黄冈等地,共同梳理2023年武汉都市圈政务服务圈内通办事项,形成《深化武汉都市圈政务服务圈内通办工作方案》,将通办事项目标提升至1000项。
打通跨域数据壁垒,加强圈内通办协同共享。与武汉、鄂州、黄冈、孝感、仙桃、咸宁、天门、潜江等市签署“跨域通办”合作协议,推动9城政务服务共享融合,初步实现“业务通、系统通、数据通、证照通”,企业和群众不用跑腿,就可实现1101项政务服务事项异地办理。此外,与武汉、黄冈、鄂州签订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终端系统开通协议,实现43个部门103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圈内通办,涵盖社保、医保、公积金、不动产等企业群众高频办理业务。开通238个事项在线办理,目前已有85个圈内事项实现“鄂汇办”APP掌上办。
优化跨域通办窗口,提升圈内通办服务质效。规范“圈内通办”运作机制,设置专窗、专人服务,为群众提供“圈内通办”一站式服务。今年以来,全市办理的2.8万件圈内政务服务事项,主要涉及企业注册登记、异地就医备案、公积金转移等事项。
据悉,2024年,我市政数部门将进一步优化和升级政务服务平台,强化信息共享和数据交互,实现特困人员认定、养老保险服务、不动产抵押登记等39项事项全程网办。不断推进武汉都市圈公共服务一体化,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、满意度。
- 上一篇:大冶着力打通新型为民服务渠道
- 下一篇:增值税加计抵减为企业“走出去”再添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