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冶市的营商环境真不是浪得虚名,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,他们‘店小二’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。”21日,在大冶市第四期亲商政企“午茶会”上,湖北智慧光电负责人谢作兵说,项目签约后,大冶湖高新区组建了专门服务团队,按照“最高标准、最严要求”,全力推进各项工作,努力推动项目早开工、早投产、早达效。据悉,该项目的落户,对大冶电子信息产业强链、延链、补链,进一步对接光谷科创大走廊等,都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。
营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,它由政府、社会、企业、市场、文化等诸多因素构成,更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“硬环境”和“软环境”的综合体现。多年来,大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高位统筹并对标一流,制定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方案,相继出台了《大冶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实施意见》《大冶市关于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》《大冶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》等政策举措,实体经济活力得到不断释放。
大冶是一个极富创新能力的城市,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发展,都持续处于全省前列。近些年来,该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步伐从未停歇,从“放管服”改革,到“供给侧”结构性改革,他们以优化制度供给为契机,坚持问题导向,刀刃向内,自我革命,整体推进政府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,全力做好营商环境“便民利企加法、简政放权减法、优化服务乘法、庸政懒政除法”的“组合拳”,努力推进跨部门、跨层级、跨地区的业务流程再造与系统重构,不断推进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。
营商环境,就是一个地方的重要软实力,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,就是提高综合竞争力。据大冶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局长黄朝霞介绍,多年来,大冶始终对标国内最高最优,以“放管服”改革为抓手,以走在全国全省先进前列为目标,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,积极围绕群众办事的堵点、痛点、难点,抓重点、补短板、强弱项,全面推进营商环境改革,努力增加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,进一步推动该市在新一轮发展和竞争中突围破局,勇当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。
在此基础上,大冶围绕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,清文件、减审批、降收费,先后推出了“一网通办”“一事联办”“一窗通办”“网上办”“智慧办”“全天办”“就近办”“跨域通办”等多项事项改革,打通部门壁垒,极限压减承诺时限,全力提供集成服务,努力让数据多跑路、让群众少跑腿,多方营造“办事不求人、审批不见面、最多跑一次”和全程服务有保障的一流营商环境,为市场活力充分迸发创造了良好环境……“网上中介超市”、工业项目审批“先建后验”、“联合审批”、惠企政策“无申请兑现”等一大批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,让办事速度更快。
水深则鱼悦,城强则贾兴。黄石市委常委、大冶市委书记郝胜勇说,大冶将牢固树立“抓营商环境,就是抓发展”理念,进一步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无事不扰、有呼必应,按照“审批事项最少,办事效率最高,投资环境最优,群众获得感最强”要求,大力营造开放便利的市场环境、高效规范的政务环境、优厚普惠的政策环境、共享共建的创新环境、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,以政府有为助推发展有效,努力实现“进入全国县域营商环境百强第一方阵、全省营商环境前五、黄石营商环境第一”的目标,为奋进全国县域经济50强夯实基础。(黄石日报 记者 殷珂 通讯员 邹艳 柯珂)
- 上一篇:陈贵着力为企业解决“急难愁盼”
- 下一篇:出口退税办理加速 企业资金周转减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