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22日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,该局出台了打造“奔跑型”部门的十条措施,旨在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、优化营商环境、激发市场活力。
提升项目用地报批质效。在项目用地报批前,向用地单位一次性一个清单告知需要办理的相关手续及报件目录;将市级项目用地预审权下放县(市、区),重点项目用地报批县级组卷须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上报,市级审查时限由7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。
鼓励园区项目集约高效用地。健全完善产业用地“亩产论英雄”绩效考核评价体系、项目入园联合审查机制,对超过100亩工业用地入园项目实行节地评价。推行新型产业用地MO管理模式,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。
推动空间数字化治理。以“三调”为底图,开展自然资源领域信息数据治理整合,实现“一张图”开展业务审查、“一个平台”完成审批、“一网统办”行政服务。
打造不动产登记服务“升级版”。构建完善“互联网+不动产登记”“一网通办、一事联办”服务平台,确保水电气、缴税、金融抵押、查询等跨部门线上办理全覆盖。探索“一码管地”,实现“码上服务、见码发证”。开展工业不动产宗地分割登记。积极稳妥推动解决涉房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。
用心开展“店小二”服务。采取“双千”“一把手”周末下工地等方式,对纳入市级清单的重点项目,挂图作战,销号管理,做到首次轻微违法不罚。
- 上一篇:阳新出台补贴政策重奖科技创新
- 下一篇:市市场监管局“15条”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