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8日上午,大冶城西北工业园区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有限公司门口,大货车排着长龙,等着装运该公司新生产线上的新能源汽车产品。
“几天前,新增专线增容送电成功,车间0.7万吨磷酸铁锂新的生产线顺利投产,让我们如期交货。”融通高科电气工程师肖中介绍说,今年新能源市场爆发,订单源源不断,公司紧急扩建扩产。
4月中旬,该公司向国网大冶供电公司提出了增容10000KVA的用电需求,5月底再次请求新增40000KVA用电容量。让肖中担心的是,如此大幅度的增容,按照常规流程,供电部门需要对现有供电半径、线径走向、计量参数及用电负荷峰值等供电现状进行查勘并制定供电方案,没有1个月时间可能都没办法动工。
“这样一来,我们就没法按时交货。”肖中深知,时间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纷至沓来的订单,更是市场份额的占有,损失是难以计算的。
在得知企业的情况后,国网黄石供电公司负责该项目的客户经理刘岚,连同发展、运检、营销、基建、经研等“1+N”服务团队上门服务,现场办公,第一时间为该企业制定了解决方案。
经研究考量,决定就近从黄坪山变电站批复3条10KV专用线路至用户厂区外,除了对原有开关间隔进行调整外,还扩建新增开关间隔接入点。同时,开辟绿色通道,用最短的时间将手续办理到位、物资供应到位、人员调度到位、提前送电到位,满足企业用电需求。供电公司的高效率,让肖中信心倍增:“新的生产线满负荷运行,企业产能将增长三四倍,助力公司步入发展快车道。”
融通高科享受的“特殊服务”并非个例。“近3年城西北工业园内已经建好的10KV线路有8条,正在建设的有5条,远期规划新增3个110KV变电站,覆盖整个工业园区的主要干线。”国网黄石供电公司电网规划高级工程师杨帮华说,为了让企业就近接入用电,节省时间资金,他们要做的就是“城市规划到哪,他们的电网规划就到哪,路通电通”。
客户满意的背后,是国网黄石供电公司优化营商环境、服务企业的不懈努力:在用电审批上做“减法”,在服务上做“加法”。转变工作思路,由传统的“业务视角”转为“客户视角”,组建‘1+N’服务团队,推行客户经理上门服务,现场收集客户需求、办电资料,还有超前的“网格化”规划,让电“跑”在项目前,满足居民、企业、商业等多样化用电需求。(黄石日报 记者 丁欢 通讯员 童逸渊)
- 上一篇:“四最”营商环境助力项目“加速跑”
- 下一篇:发挥审计职能助力优化营商环境